迪迪知识网中的这篇文章是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 1、2017年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河南公共基础知识提升题及答案
迪迪知识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2017年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成公不等待 决胜国考就现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课程火热开售中>>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7分)
1.
2003年7月,某乡人民政府为解决乡机关干部及附近群众饮用水的困难,作出了《关于筹集资金安装自来水管道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乡政府所在地的每个企事业单位交纳500元,所有工作人员每人交纳50元,乡政府所在地的甲、乙两村每户交纳40元,作为安装自来水管道的建设基地。甲村个体工商户张某到浙江温州做生意,不知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同年8月15日,张某返回家乡。第二天,乡政府派人送去一份限期在10日交纳40元集资款的书面通知书。张不愿交纳,乡政府说愿意交要交,不愿意交也得交,谁敢违抗乡政府的决定,就将处以罚款。张不服,认为这是违法要求履行义务,于同年9月15日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撤销乡政府让他交40元集资款的决定。
问:①乡政府的集资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抽象行政行为?
②法院是否应当受理?
正确答案是:
1.
①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依据其适用范围可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两大类。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制定行政规范的行为,它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具有普遍拘束力,是针对一类事或一类人而不是针对特定人或特定事件作出的;其二,具有往后连续使用的效力。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特定事件或特定人所作的特定处理,其特点在于:其一,它仅对特定事件或特定人有效,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其二,它只对所针对的事件有拘束力,对以后发生的同类事件并没有效力。某乡人民政府关于集资安装自来水管的决定,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针对乡政府驻地的单位、工作人员及甲、乙两村村民,尽管人数多达数千人,但对象是特定的,也就是说只对上述人有约束力,对其他人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其二,该决定只对上述人一次有效,对以后类似事件无效力,因而不能反复适用。可见,乡政府的集资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而不是抽象行政行为。
②既然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凡是因该决定需要交纳集资款的人,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原告张某是受乡政府集资决定约束的村民,有权向法院起诉。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而提起的诉讼。乡政府集资安装自来水管虽然是为了公益事业,但它为公民设定了义务。张某认为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而向法院起诉,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
另外,乡政府根据集资安装自来水管的决定,向张某发出了限其十日内交纳40元集资款的通知,该通知是乡政府的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为张某设定了义务,因而张某有权提起诉讼。故此,法院应当受理张某的起诉。
您的答案是:
本题总分为 7 分,请为自己评分: 请评分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2.韩某,19岁。出于好奇心,玩弄小口径步枪。当他见距离100米处有两个小孩在边走边玩时,便想起电影中枪弹打泥土时,把泥土打飞起来的镜头,于是想吓唬他们一下,看他们有什么感觉和反应。韩即用枪瞄准他们两人中间的空隙击发,当场击中走在后面的小孩的心脏,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在本案中,韩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并指出是哪种故意或过失?
正确答案是:
2.
韩某的行为是过失杀人。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理由是:①韩某同被害人素不相识,无冤无仇,并不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且对于死亡结果是没有预见的。②结合本案情况分析,韩某用枪瞄准距离100米处两个小孩中间射击,应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是可能击中小孩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具有过失。
您的答案是:
本题总分为 7 分,请为自己评分: 请评分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河南公共基础知识提升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练习不仅能巩固考生的知识点,还能提高考生考试的自信心,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
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B、不利于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C、不利于储蓄者
D、不利于债务人
2、“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
A、正确 B、错误
3、宪法具有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牴触。
A、正确 B、错误
4、经济体制改革是全民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A、正确 B、错误
5、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四川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A、正确 B、错误
6、通报是在一定范围内表彰先进,任免人员传达事项的告知性公文。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C。解析:通货膨胀,市场货币流通量大大超过实际流通量,导致物价上升,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固定收入的人收入不变,但实际购买力下降,因而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而有利于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A项正确;银行储蓄,货币缩水贬值,不利于储蓄者,C项正确;货币超发,债务人更容易还清债务,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故本题选AC。
2、【答案】A。解析:三个有利于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最根本的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故本题正确。
3、【答案】A。解析:《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牴触。一切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故本题说法正确。
4、【答案】B。解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民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 和市场的关系。故本题错误。
5、【答案】B。解析: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故本题错误。
6、【答案】B。解析:通报是在一定范围内表彰先进,提出批评,任免人员传达事项的告知性公文。
二
1、远端电力传输一般采用50-100万伏的高电压,其主要原因是 。
A、确保远端电力传输的安全 B、减少传输线路上的电能损失
C、节约传输线路上的装置和材料 D、减少雷电对传输线路的破坏
2、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多选题
A、“天不变,道亦不变” B、“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体现的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A、正确 B、错误
4、在实践中,管理者应该注意将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结合起来,以物质动力为主,激发个人的潜能,提高管理效能。
A、正确 B、错误
5、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支出的影响程度
A、正确 B、错误
6、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虑居民间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在远端电力运输中,采用高电压,因为路上的装置和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即电阻R一定,而发电厂输出的功率是一定的,即P一定,P=UI,因此U越大,I越小,另根据热损失计算公式为Q=I2R,电流I越小,消耗电能越小。故本题选B。
2、【答案】BCD。解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体现发展的普遍性;“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体现事物的运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现矛盾双方互相转化;“天不变,道亦不变”否认运动发展,属于形而上学,A项排除。故本题选BCD。
3、【答案】B。解析:此句体现的是质量互变规律,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故本题错误。
4、【答案】B。解析:管理者应该注意将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结合起来,以精神动力为主,以物质动力为辅。故本题错误。
5、【答案】A。解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巨集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专案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故本题选A。
6、【答案】A。解析:基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故本题正确。 “的人还: